Date:2006/3/28   成員:我、彥睿(高中學弟)   交通工具:白色SENTRA M1

離開了南澳,又接上了蘇花公路,經過新城沒多久就到太魯閣了,我們在遊客中心點了簡餐來吃,就開始下午的行程,經過砂卡礑隧道後,來到的是「砂卡礑步道」,步道的原本叫「神秘谷步道」,於民國90年改回太魯閣族慣稱的「sgadan」,意為「臼齒」;步道的入口從橋上的拱門順鐵梯而下,步道旁碧綠的溪水清澈見底,因為之前走過的關係,所以只在起點處拍拍照就閃人了。

續行會看到一個原住民的石柱,左轉上坡就會到達「布洛灣」,這裡曾是太魯閣族的聚居地之一,而每年4月份也是百合花盛開的季節,目前有部分百合花已經綻開,將布洛灣的綠色山坡點綴的更為生動,在通往溫室旁也一條狀元紅步道,剛好現在是花開時期,翠綠的樹叢開著潔白似雪的花朵,anyway布洛灣的春天也在吶喊,少了熱情卻多了些寧靜與清幽。

 


車行至「燕子口」,可以看到對岸大理石峭壁上,分佈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穴,到了春夏之交常有燕子成群穿梭, 造成「百燕鳴谷」的奇特景觀,因此稱為「燕子口」,從燕子口到慈母橋這段路程,公路都是穿山鑿洞而建,立霧溪切割的太魯閣峽谷,雄偉壯麗,幾乎垂直的大理石壁,峽谷溪底還有白涮涮的岩塊,大自然像一位巧奪天工的雕塑家,來到這就像進入他的工作室一樣,不經要讚嘆他的鬼斧神工!


沿著中橫公路過後慈母橋就來到「綠水」,我們走上綠水管理站旁的「綠水合流步道」,這條步道原是合歡越嶺古道的其中一段,剛開始還是林蔭小徑,不久後便會來到一個小吊橋,過吊橋後又有一段駁坎的路段,還會看到一個小隧道,隧道這跟金山的「光武坑道」一樣黑,我們把身上所有會發光的東西(手機、相機)都拿出來用,在摸黑的過程中,總算聽到有其他人的聲音,後來看到一拖拉庫的學生,通過隧道我們就靠在危險的臨崖邊緣先讓他們通過,順便俯瞰腳下在隧道間穿進穿出的中橫公路。


 


天祥往文山方向經過明隧道,在路邊會看到一個深幽的隧道,那便是「白楊步道」的入口,當初開發這條步道是因為台電有意利用立霧溪支流的水力,但是這項提案後來在保育的考量下被否決,也因此留下這條景觀步道。
當走進入口第一個隧道,只能循著眼前隧道底端隱隱透進來的光源前進,四周幾乎是看不到的,只能看到前面晃動的人影,和悉悉簌簌的腳步聲,感覺時間好像特別漫長,慢慢低走出洞後,景象果然別有洞天,隨處可見狀闊的大山與峽谷景致,山路峰迴路轉,我敢發誓這是我走過最多隧道的步道,大概有5個吧?不過每個轉角都讓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feel;途中還遇到一隻台灣彌猴,他就從崖邊跳上步道,後來就爬上路邊的樹上,這隻猴子完全都不怕人的耶!

總算在最後一個隧道,看到在深邃峽谷中的「白楊瀑布」了,白楊瀑布昔稱「達歐拉斯」,泰雅語為「斷崖」之意,瀑布就如白絲絹,細柔綿密,倒掛天際,氣勢相當澎湃!就跟李白的「望廬山瀑布」詩中《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》有相同的意境。可惜因為經過多次地震與颱風,通往水濂洞的路,目前停止開放


 


How to go》台9線蘇花公路,過秀林鄉轉台8線往中橫公路即可到達太魯閣各景點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y03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